一杯历史陈茶难敌时代新饮,上市第一年,“普洱茶第一股”澜沧古茶就爆出了3个亿的巨额亏损。
7月1日,年报“难产”3个月后,澜沧古茶终于交出了2024年的成绩单:营收3.61亿元,同比下滑31.5%,归属股东净亏损3.08亿元。
这份迟到的年报,爆出来的真实窟窿比三个月前预告的亏损1.2亿元还要大上数倍。
曾经被誉为“茶中茅台”的澜沧古茶,为何在上市第一年就深陷亏损泥沼?
1.“普洱茶第一股”
2023年12月22日,澜沧古茶登陆港交所,摘下“普洱茶第一股”桂冠,成为近年来唯一成功IPO的茶叶企业。
澜沧古茶的成功上市,一度被视为中国传统茶产业复兴的标志。上市之初,资本市场对这家拥有57年历史的老牌茶企更是寄予厚望。
2024年4月18日,其股价一度飙涨16.43%,创下14.46港元的历史新高。当时的研究报告称其为“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,中国第三大普洱茶公司”。
然而资本市场的掌声还未消散,业绩滑铁卢却已不期而至。
今年3月,澜沧古茶发布业绩预警,预计全年收入仅3.6亿—3.7亿元,同比下滑30%—32%,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9650万元—1.2亿元。
上市才一年,就由盈转亏,这本已经令投资人无语。可没想到,年报难产三个月后披露出的真实业绩,更加让市场瞠目结舌。
相比此前业绩预告,澜沧古茶去年实际亏损金额达到3.08亿元,一举亏掉前三年的利润总和。
这份成绩单创下了公司五年来最差纪录。回顾其历史业绩,2019至2023年间,公司净利润最低也有7221万元(2022年),最高达到1.31亿元(2021年),不曾想上市之后却跌入了亏损泥潭。
2.渠道困局
澜沧古茶的业绩崩塌,始于其安身立命的线下渠道。
2024年,这家茶企向经销商的销售收入暴跌52.3%,直营客户收入下降18.1%。截至年底,经销商门店仅剩492家,一年减少56家。
公司财报将原因归结为:市场复苏缓慢,电商直播冲击,白牌产品抢占市场。但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,澜沧古茶长期依赖的经销体系在新时代显得笨拙而脆弱。
“缺乏对在线和线下产品的分类规划及价格管控,”澜沧古茶在业绩预告中承认,“在线渠道未获得大幅销售增长,却进一步冲击了线下门店的经营。”
为挽救线下颓势,公司采取了更宽松的应收账款政策,发放提货券鼓励门店进货,结果却是现金流加速恶化。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.08亿元,账面现金仅余6537万元,而短期有息负债高达2.31亿元。
现金流问题只是表象,深层次的原因是库存危机。
澜沧古茶的资产负债表显示,存货余额9.03亿元,占总资产的67.3%。这些存货周转一次需要1811天,相当于五年时间。
普洱茶行业素有“越陈越香”的说法,但澜沧古茶的库存已远超合理范围。其存货金额从2020年的4.7亿元一路攀升至2023年的8.41亿元,再到2024年的9.03亿元,库存增长速度远超销售能力。
为消化这座“堰塞湖”,公司被迫折价促销。2024年毛利率从67%骤降至52%,15个百分点的下滑直接吞噬了盈利能力。
折价促销背后是品牌溢价的崩塌。澜沧古茶三大产品线中,定位高端的“1966”系列(每公斤471元-50420元)毛利率曾超70%,是公司的利润支柱。2024年该系列收入暴跌37.4%,彻底暴露了高端市场的脆弱性。
3.祸起萧墙
外患未停,内忧又起。
今年初,澜沧古茶爆发控制权之争。持股6.79%的少数股东突然发难,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罢免总经理王娟,指责其“经营管理理念不符合当前市场环境”。
51岁的王娟2007年加入澜沧古茶,2018年出任总经理,是陪伴公司走向上市的元老。博弈仅持续三天,王娟就以“身体原因”请辞,转任非执行董事。
75岁的创始人杜春峄暂代总经理职务,到了5月份快消行业老将周信忠接任总经理。这位曾担任报喜鸟董秘的职业经理人,接手的是一个现金流紧绷、渠道冲突、库存高企的烂摊子。
澜沧古茶的困境折射出整个传统茶行业的寒冬。
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,2024年普洱茶市场整体规模增速放缓至6.7%,库存消化周期延长至32个月,市场流动性急剧下降。
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点出行业通病:“茶叶产品差异化程度低,难以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,导致价格战频发,利润空间被压缩。”
同时,消费者对高端茶叶的需求明显减少。动辄上万元的普洱茶饼在年轻人眼中已成“古董”,而新中式茶馆的崛起正改变行业生态。
2023年新增茶馆相关企业2.15万家,较2022年增长20%。喜茶于2023年11月在广州开设“喜茶·茶坊”,奈雪在深圳设立“奈雪茶院”,霸王茶姬推出“TEA BAR”概念店。
这些新玩家将传统茶饮变身“快茶”概念,迎合了年轻人“好喝不贵”的消费诉求。
澜沧古茶并非毫无作为。2024年,公司发力KA渠道(大型连锁会员制超市),该渠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150%;同时开拓原料茶业务,布局现制茶及即饮茶业务上游。
然而这些努力在整体颓势面前杯水车薪。数字化转型的迟缓,让这家老牌茶企在新时代的竞争中步步落后。
4.路在何方?
放眼行业,中国茶叶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将达4412亿元。市场虽大,却极度分散。“小散乱”格局下,消费者买茶时“价格没有标准,好茶坏茶分不清”。
2025年的普洱茶市场呈现“冰岛、老班章领跑高端,易武、景迈抢占中端,邦东、南糯山覆盖大众”的格局。澜沧古茶所在的景迈山,作为普洱茶核心产区,2023年申遗成功后全球知名度跃升。
高端普洱茶市场需要三重背书:源头血统、品牌认证、供应链保障。澜沧古茶本具备先天优势,品牌却未能守住价值高地。
在昆明的一家澜沧古茶门店,几位老茶客依然每天来店里品茶聊天。他们围坐茶桌,细细品味陈年普洱的醇香,仿佛外面的世界从未改变。
店长苦笑道:“很多茶友来这里喝了十多年了,他们有四、五十岁的,也有九十多岁的。”
但店外的年轻人匆匆走过,手里握着新式茶饮,头也不回。
港交所的上市钟声余音犹在,澜沧古茶却已站在了悬崖边缘。当传统遇上现代,当陈茶遭遇新饮,这杯“普洱茶第一股”的苦涩,才刚刚开始被品尝。
658金融网配资-658金融网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交易网站-配资炒股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